-
2018-2-23普蘭克飼料關于怎樣養好產蛋雞
-
2019-11-14牛犢何時進行斷奶?斷奶后應如何飼養
-
2019-6-17影響母豬產后采食量差的因素
公司資訊
一、寄生蟲的危害
豬寄生蟲病可以使:飼料利用率下降13-25%;育成豬生長速度下降8-15;對疾病的抵抗率下降15%-20%。
二、常見的驅蟲誤區
1、認為母豬健康不用驅蟲,只給育肥豬驅蟲。母豬是豬場寄生蟲的較主要帶蟲者和傳播源,往往仔豬和肥豬感染的寄生蟲都是從母豬獲得的。
2、認為一次大劑量用驅蟲藥比多次小劑量添加要好。目前實際應用的廣譜、安全的驅蟲藥往往是多次小劑量添加比一次大劑量使用效果要好,某些廠家大劑量的使用造成母豬流產等情況,或者其他不適。
3、認為豬群每年驅蟲兩次就足夠了。豬寄生蟲的繁殖周期絕大多數都在三個月內,如繁殖周期較長的蛔蟲也只有2.5-3個月,每年驅蟲兩次,并未達到理想效果。
5、認為當豬群排出蛔蟲或由疥螨等引起皮膚病變時才進行驅蟲。此時豬群已經感染非常嚴重,母豬繁殖性能和肥豬生長速度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。此類豬場忽略了輕中度寄生蟲感染的危害,因為此時基本看不到豬群有什么表現,但卻已經給豬場帶來明顯的經濟損失。
6、長期用單一一種驅蟲藥驅蟲。不同種類的寄生蟲對于藥物敏感性不一樣,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藥物驅蟲。
三、養殖場要做好驅蟲工作,應注意以下幾點
1、選用較佳驅蟲產品:選用安全、高*、且可同時驅殺體內外寄生蟲的驅蟲藥。
2、設定較佳驅蟲時期:結合寄生蟲的生長規律和環境因素,一般推薦較佳驅蟲時期為:種豬——每季度初或隔三個月驅蟲1次,即一年4次驅蟲;保育豬——在斷奶后2周左右驅蟲1次;育肥豬——在80斤左右驅蟲1次;
3、掌握較佳驅蟲方法:結合畜禽對藥物的吸收利用和寄生蟲的發育規律,畜群驅蟲應采取連續給藥的方法才可以對成蟲、幼蟲、蟲卵驅殺,一般連續給藥7天即可。但體外驅蟲感染嚴重時,應間隔7天后再連續給藥7天效果更佳。
4、注意驅蟲藥副作用:任何一種驅蟲藥都會對畜禽腸道系統有一定的干擾,對于孕畜而言甚至有胚胎毒性。所以懷孕早期慎用。
驅蟲工作,必須引起重視,不能走于形式或是心理寄托!
- 上一個:影響母豬產后采食量差的因素
- 下一個:繼承輝煌,不忘初心,大干一場